代议制就是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下列有关19世纪中后期西方各国代议制选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英国首相由议会下院选举产生 |
| B.美国政府由选举产生对国会负责 |
| C.法国参议院议员通过直接选举产生 |
| D.德意志帝国的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 |
《韩非子·奸劫弑臣》说:“世主美仁义之名而不察其实,是以大者国亡身死,小者地削主卑。何以明之?夫施与贫困者,此世之所谓仁义;哀怜百姓不忍诛罚者,此世之所谓惠爱也。夫有施与贫困则无功者得赏,不忍诛罚则暴乱者不止……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材料中体现出韩非子的主张是()
| A.君主要依法国 | B.人民要服从君主的绝对领导 |
| C.君主要严刑峻法统治国家 | D.君主要以权威来震摄臣民 |
《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唐制……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启。”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十载:“京都街鼓今尚废,后生读唐诗文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唐宋街鼓的这一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 A.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 B.坊市制度已经崩溃 |
| C.都城人口急剧增长 | D.城市管理更加严格 |
“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堂乱。”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 A.防止财产大量流失 | B.实现权位财产的平稳过渡 |
| C.强化对奴隶的统治 | D.巩固父系家长的宗族地位 |
许慎《说文解字》中记载“夏者,中国之人也。”陈寿《三国志》中记载“刘备与(孙)权并力,共拒中国”。两则记载中关于“中国”的含义解读正确的是()
| A.二者的含义同指当时的华夏民族 |
| B.二者的含义同指天下的地理中心 |
| C.前者指天下的地理中心,后者指天朝的政治中心 |
| D.前者指天朝的政治中心,后者指天下的地理中心 |
两幅图片反映的两种政治制度最主要的区别是()
| A.社会制度不同 |
| B.实施群体不同 |
| C.主要作用不同 |
| D.享受权利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