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学校举办一次介绍欧洲文化的活动,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演讲。讲题包括了:“歌德的诗歌创作”、“拜伦与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和“雨果的小说艺术”等。为配合这项活动,学校还安排了一个音乐会,由钢琴家表演一场“舒伯特之夜”。这次活动的主题,应拟定为(    )

A.启蒙运动的学术 B.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
C.现实主义的文化风格 D.浪漫主义的文艺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三大热潮”,这三大热潮的共同点有()
①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
②都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
③一直都受到政府的严厉限制
④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
⑤随着不断发展,改变了自身的劣势地位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郑观应曾批评洋务运动:“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这实际是指 ()

A.中国学习西方科技  B.西方国家阻挠中国工业化
C.中国和西方差距太大 D.洋务派没有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1699年,英国毛纺织品刚输入中国时,广州大班的记录中写道:“我们发现没有人想买它。”这一年共运进价值5,000英镑左右的呢绒,其中1/4没有卖出。40年后,毛纺织品仍是难卖的商品,最后不得不亏本出售。” 造成以上现象的经济根源是()

A.美国商品的盲目输出 B.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
C.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D.中西消费观念的差异

马克思在1864年出版的德文版《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三章中,在谈到货币或商品流通、论述“强制流通的国家纸币”问题时,专门提到了中国理财官王茂荫及其“主张暗将官票宝钞改为可兑现的钞票”的观点,他因此事在1854年受到申斥,他也是《资本论》中惟一提到的中国人。这件事的背景不可能是()
①马克思货币理论传入中国,引起币制改革
②鸦片大量进入,白银外流
③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军费开支浩大
④西方对华输出资本猛增,清政府财政危机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表反映了英、美、德三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危机的影响 B.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
C.世界市场的形成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