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7年,曾国藩奏称,中国之民久已痛深水火,生计日蹙,今若“听其创置电线铁路,则车骡任辇旅店夫之生路穷矣……其余如小轮铁路等事,自洋人行之,则以外国而占夺内地之利,自华人附和洋商者行之,亦豪强而占夺贫民之利,皆不可行。”可见,曾国藩尚未清醒认识到( )
| A.外资入侵的危害性 | B.工业时代的必然性 |
| C.西方技术的先进性 | D.民生问题的重要性 |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指出,“联邦政府被授予媾和、宣战、缔结商约、征集军队和筹建舰队的专权。……加入联邦的各州虽然有权修改或改订自己的立法,但不准制定追究既往的法律,不得在本州内组织贵族集团。”对这段话理解不准确的是
| A.联邦政府权力不受制约 |
| B.各州有权制定法律 |
| C.中央政府权威得到保障 |
| D.各州政府有较大的自主权 |
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中说:“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材料反映了:
①主权在民的原则 ②州政府服从联邦政府 ③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④联邦制原则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832年议会改革使英国的选民数从48.8万增加到80.8万,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这些新获得选举权的人大多数应该是
| A.贵族阶层 | B.工业资产阶级 |
| C.城市工人 | D.农业工人 |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中写道: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作者所说的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是指
| A.分权制衡 | B.虚位元首 |
| C.议会权力至上 | D.责任内阁制 |
在全部罗马法的内容中,“私法”部分是精华,其特点是保护私有财产和承认个人人格。“私法”在当时的意义在于
| A.保证人人都能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 |
| B.调节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 |
| C.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 |
| D.促进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