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晚清政府进出口贸易表(单位:两白银),从该表可直接得出
年份 |
进口 |
出口 |
1885年 |
88 200 018 |
65 005 711 |
1895年 |
171 696 715 |
143 293 211 |
1905年 |
447 100 082 |
227 888 197 |
1911年 |
471 503 943 |
377 338 166 |
A.中国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机会
B.进出口增长源于宽松的社会环境
C.清政府面临贸易结构失衡的困境
D.对外贸易的增长根本原因是清末新政
1889年,德国皇帝亲自授予西门子贵族头衔。19世纪末,当许多地方忙着把贵族变成商人的时候,在德国,人们把商人奉为贵族。出现这一现象的社会根源是
A.西门子的军功卓著 | B.工业革命的开展 |
C.德国贵族地位的下降 | D.商人地位的提高 |
2010年纪录片《公司的力量》的解说词这样说:“在15世纪就要结束的时候,热那亚籍的航海家哥伦布带回了关于新世界的讯息。新世界是什么,是土地,是人口,是资源,后来人们发现,那是一个广阔的市场。”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哥伦布开辟了新航路 | B.新航路的开辟带来了广阔的市场 |
C.15世纪是新世界发现的时代 | D.热那亚地区连接了新旧世界 |
《宋会要辑稿》食货志记载“岭南村墟聚落,间日会集裨贩,谓之虚市。”这种“虚市”属于
A.晓市 | B.![]() |
C.草市 | D.坊市 |
《庄子·秋水》:“落(络)马首,穿牛鼻,是谓人”,这一记载上反映了
A.生产动力的重大进步 | B.铁犁牛耕的推广 |
C.自耕农经济的出现 | D.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 |
据《汉书·贡禹传》记载,汉朝廷在齐郡设立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万巨”,与该记载表达的信息不相符的是
A.该生产机构规模庞大 | B.该生产机构生产成本较高 |
C.该生![]() |
D.该生产机构的产品大量在市场流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