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由成都市档案局提供,它是在四川颇具影响力的报纸《新新新闻》1938年刊登的插面。对其正确的理解是
A.民国13年后,成都修好成灌马路后渐渐有了汽车 |
B.成都人车拥挤,交通混乱,美女交管在街头指挥行人和车辆向左行驶 |
C.通过漫画美女交警宣传向左的交通规则 |
D.民国38年,成都宣传交通改为靠右行驶 |
旨在“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而创办的近代企业是①江南制造总局 ②开平煤矿 ③上海发昌机器厂 ④广东继昌隆缫丝厂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下图是作于1930年的漫画《这把破扇子,哪能抵挡得住外来的狂风骤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蜡烛和火苗:代表中国民族工业及其生产的产品(国货) |
B.破扇子:中国政府的鼓励、提倡和中国人民“实业救国”的决心 |
C.狂风骤雨: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和清政府的敲诈勒索 |
D.漫画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曲折艰难发展 |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梦想有一种全面的西方式的近代化。最先实践“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的是
A.禁烟运动 | B.洋务运动 | C.戊戌变法 | D.辛亥革命 |
李鸿章于1865年兴建金陵制造局,其产品除供应南洋、北洋各防营使用外,还接受各省防营订货。关于该局表述正确的是
A.是清末洋务运动期间的重要民用工业 |
B.记录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轨迹 |
C.见证了中国从传统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演变 |
D.有利清王朝镇压天京的太平军 |
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中“近代”的含义,最准确的理解是
A.产生、发展于中国近代社会 | B.由私人投资兴办 |
C.受到西方企业的影响 | D.是大机器生产的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