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1950年本科第一学期的教学计划》,其中前三科为政治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科目 |
周课时 |
学期总时数 |
| 马克思列宁主义 |
6 |
132 |
| 新民主主义论 |
1 |
22 |
| 中国革命史 |
2 |
22 |
| 经济地理 |
2 |
44 |
| 俄语 |
12 |
264 |
| 高等数学基础 |
2 |
44 |
| 体育 |
2 |
44 |
| 合计 |
27 |
594 |
①政治课比重最大,说明思想教育是最重要的
②俄语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为44.4%
③课程设置与建国后中苏关系密切相关
④贯彻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弟子,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该材料反映的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信息包括 ( )
①分封制②等级制③君主专制④宗法制
|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忽然遭世变,两别泣不休,相相人已远,海角天涯梦,结发夫妻尤似梦,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战祸何时终?”这首诗最可能出自()
| A.抗战老兵 | B.台湾老兵 | C.老红军 | D.老知青 |
“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我现在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
| A.邓小平提了“一国两制“ |
| B.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
| C.《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 |
| 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
下列是某一协会组织口头回复对方时表述的要点:“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本此精神,对两岸公证书使用(或其他商谈事务)加以妥善解决。”据此判断这一事件是
| A.《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 B.“九二共识” |
| C.连战“和平之旅” 演讲 | D.“一国两制”构想提出 |
2010午8月,台湾领导人马英九认为:“(解决两岸关系)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争取足够的的历史阶段,让双方进行深度的交流,双方真正找到求同存异、共创双赢之路。”马英九这一主张的实质应该是
| A.在维持两岸现状前提下,谋求两岸和平发展 |
| B.拒绝两岸统一,坚持“台独”立场 |
| C.积极对话,加快国家统一 |
| D.让两岸关系停滞,任其自由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