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后,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宣称“搜遍德国人的口袋,也要把钱找出来。”但他私下里却说:“我们所起草的和约将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这里的“和约”指
A.《凡尔赛和约》 | B.《九国公约》 |
C.《联合国家宣言》 | D.《雅尔塔协定》 |
英国在殖民争夺的道路上相继打败的竞争对手有()
①葡萄牙②西班牙③荷兰④法国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三角贸易”能够盛行的客观便利条件是()
A.买卖奴隶利润很大 | B.美洲种植园急需奴隶 |
C.欧洲殖民国家造船业发达 | D.新航路的开辟 |
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实权 |
B.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利 |
C.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 |
D.英国的政体是君主立宪政体 |
17世纪发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这里的“总趋势”主要指()
A.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主义社会 |
B.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 |
C.无产阶级革命取代资产阶级革命 |
D.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 |
关于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的《权利法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其目的是为了限制王权 | B.君主立宪制开始在英国确立 |
C.具有宪法的性质 | D.确定了王权高于议会的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