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投资6500万元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改善了路道、照明、绿化等设施。这表明( )
①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计划比市场更有效
②市场有一只“看得见的手”调节配置资源
③城市基础设施是公共物品,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
④市场难以解决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人们在经济往来中经常使用信用工具进行结算。下列情景中,一般采用汇票结算的是( )
A.某人支付网络购物货款800元 |
B.某企业支付外地供应商货款200 000元 |
C.某人支付本地酒店服务费10 000元 |
D.某培训机构支付本地专家劳务费5 000元 |
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而我国的消费率(居民消费总额占GDP的比重)长期偏低,这既不利于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增长。必须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把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
根据材料,运用“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的知识,说明扩大居民消费的理由。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曹雪芹的《红楼梦·好了歌》说明
A.矛盾具有特殊性 | B.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
C.矛盾具有普遍性 | D.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 |
下面漫画告诉我们的哲理()
A.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B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C.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D.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城镇化是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当前,世界城镇化水平已超过50%,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2013年中国城镇化率预期达到53.37%,新一轮城镇化规划将于年内出台。对于城镇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是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根本途径
②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强大动力
③是增加就业和促进消费的重要途径
④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其比例越高越好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