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人对互联网连接的地球村心存感激,也有人说互联网实际上拉远了人和人的距离;有人认为互联网时代成就了淘宝等电商,损伤了实体经济,也有人认为电商在拥抱着实体经济,更成就着实体经济;有人说互联网时代中的用户体验成为企业创新的源泉,也有人说互联网竞争造就了互联寡头,形成了新的垄断……似乎,互联的时代有点像“三国谁最厉害”的游戏,“好像没有答案”。
2014年11月,以“互联互通 共享共治”为主题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召开。专家认为,在未来,物联网会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催生协同共享的新经济模式。到2020年,所有连接到网络的设备会达到500亿部,大约50万亿数据在流通。如果说云计算像工业革命的电,大数据像工业革命的石油化工,新一代的3G、4G网络像工业革命的交通网络,智能终端就像工业时代的汽车。未来25年是互联网改变企业最关键的时候,而物联网对中国企业的经济转型是前所未有的机会。
互联网、物联网延伸了现实社会时空界限,拓展着完整又真实的社会,也衍生出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隐私保护、市场规范完善等新问题。法治思维是系统性思维、规则性思维、权利和义务的思维,法治给网络社会中的行为活动提供约束和保障,全面推进互联、物联网的法治化,才能优化互联、物联生态。
阅读上述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1)运用矛盾的观点,对材料中的“好像没有答案”做出评析。
(2)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企业应如何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实现转型升级。
(3)从政治生活的角度,以“互联网、物联网时代呼唤法治思维”为主题,写一篇时事小论文。
要求:
①论点紧扣论题,评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②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分析、论证。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控制在300字以内。
2007年12月5日,伴随第三届“红段子”大赛“绿色行动·你我他”作品评比的结束,广东弘扬“红色短信”文化活动达到高潮,共收集作品超过1000万条,下载、投票及转发量也一举突破1000万条,大赛引起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广泛关注,短信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引起广泛的共鸣,一改“只有‘黄段子’才能流行”的观
为抵制日渐增多的“黄段子”、“黑段子”等不良短信,广东展开以励志、环保、廉洁、公益、国学等为核心内容的健康短信活动――又称“红段子”活动。活动有效地净化了短信文化市场,树立了健康向上的文化风尚。
⑴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一种生动形式,举办“红段子”短信大赛有何意义?
⑵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红段子”大赛的成功举办蕴涵的哲理。
2009年2月16日上午,南京市摇号产生20万户家庭,分享由政府派发的旅游消费“大红包”,南京市向市民免费发放2000万元乡村旅游消费券(如下图所示)由此拉开序幕。同时,商务部对相关部门发放消费券进行了可行性调研。目前,调研部分已基本结束,研究报告也几易其稿。对此,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明确表示:“发放一些消费券,对拉动消费起到了推进作用。” 他肯定地方政府发放消费券的做法,也为此前一度火热的消费券作用之争定调。
结合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谈谈上述材料中体现的哲学道理?
某市一中学高二(3)班学生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调查了解到,该市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不相适应,滞后于社会发展需要。具体表现在:①农村公共文化设施陈旧,总量不足,投入少。②基层文化队伍薄弱,素质偏低。③基层文化活动形式单一,不能满足群众多元化的精神需求。④文化市场发育严重滞后,封建迷信和赌博等落后文化盛行。
结合材料说明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唯物论依据。
2008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也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30周年。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材料四党的十一后三中全会召开前夕,面对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难局面”,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就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使命,提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的要求。
从唯物论角度分析两次解放思想有何不同。
当前我国松花江、淮河、巢湖流域和太湖流域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污染防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2008年4月1日,全国环境保护部联席会议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会议在哈尔滨召开。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指出,有关部门和地方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目标如期实现。中国今年将开展松花江水污染防治“753”专项行动。即强化7个重点城市污染防治工作,狠抓5条重点河流的综合整治和环境监管,重点开展3个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检查,确保群众饮水安全。淮河、巢湖一直是国家水污染防治的重点流域。4月10日,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安徽调研时强调,要正确处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积极采取调整产业结构,推进治污项目建设,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严格控制污染排放,强化环保执法监察,加大环评支持力度,加大资金倾斜力度,增加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投资,加大水污染防治技术研发、推进环境经济政策创新等一系列对策措施,支持安徽淮河段、巢湖水污染防治,使环境污染加剧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确保防治工作取得实效。
联系材料说明,国家在松花江、淮河、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的过程中,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