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以下世界经济危机情况表,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1929~1933年经济危机 |
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等部门的危机 |
从1929年到1933年,前后共5个年头 |
1933年与1929年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下降37.2%,贸易总额缩减2/3 |
A.涉及范围特别广 B.持续时间比较长
C. 物价上涨比较快 D.破坏性特别大
右图是1945年9月2日密苏里号军舰上日本签订无条件投降书
的场景,与这种情景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是
A.中国抗日战争大反攻 | B.美国对日投掷原子弹 |
C.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 D.南京大屠杀 |
针对日本侵华和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史实,某同学整理制作了下面的表格。其中叙述错误的是
序号 |
时间 |
事件 |
影响 |
九一八事变 |
1931年9月 |
国共合作抗日局面出现 |
|
卢沟桥事变 |
1937年7月 |
揭开了中华民族全民族的伟大的抗日民族战争 的序幕 |
|
台儿庄战役 |
1938年初 |
中国取得抗战开始以来的重大胜利 |
|
百团大战 |
1940年8月至12月 |
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
A.① B.② C.③ D.④
历史课堂上,老师让学生归纳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 B.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
洋务运动求自强,戊戌变法图立宪,辛亥革命建共和,在一系列救亡图存的运动中,中国逐渐汇入工业文明大潮。这些运动反映的主题是
A.完善了近代中国的民主制度 | B.取得了反抗外国侵略的胜利 |
C.完成了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 | D.反映了近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 |
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A.文明初露曙光 | B.分裂奔向统一 |
C.繁荣与开放 | 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