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学者认为宋代的中国是一个平民兴起的社会。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文化现象包括:
①印刷术的改进推进了文化的普及工作;
②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
③京剧等剧种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④《清明上河图》等市井风俗画的出现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历史学家朱维铮在其《重读近代史》第五篇“神和圣”之《海内天国史掠影》中有这样的叙述:“这个天国的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反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平民失望。”上述材料从根本上说明

A.天国缔造者们已经失去了人民的支持
B.“天国”对民众而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C.所谓“天国”其实离百姓非常遥远
D.旧式阶级的局限性注定了“天国”的失败

蔡元培在1916年说:“满洲政府,自慈禧太后下,因仇视新法之故,而仇视外人,遂有义和团之役,可谓顽固矣。”在此蔡元培认为,义和团运动

A.与现代化进程相悖 B.主要由民族矛盾引起
C.是维新变法的继续 D.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造成上述“分散性、松散性”的原因是

A.贵族拥有世袭特权 B.分散的自然经济
C.贵族拥有土地所有权 D.王室日益腐败

如下图,英国学者约翰夫·杰弗在《历史焦点》一书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世界的基本强国可以被看作构成了两个三角形的结构,美国同时占据了两个三角形的顶点。根据下列强国的特质,a、b、c、d对应顺序准确的应该是

A.中国、欧盟|俄国、日本
B.俄国、欧盟|日本、中国
C.日本、俄国|中国、欧盟
D.欧盟、日本|俄国、中国

《全球化:起源、发展和影响》一书指出:“当发展中国家的移民涌入纽约那样的全球化城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的人“再也没有办法互相忽略了”,“人们可能开始对自己的政治和社会上的效忠对象产生迷惑”。对材料的理解,最恰当的是

A.全球化会改变人们的意识形态和观念
B.政治制度不同是阻碍移民的关键因素
C.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日益落后
D.全球化加剧国际之间移民问题的矛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