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面对西方文明时,中国大体上都是坚持克拉克(Edward A.kracke)所说的,“在传统中变”,可是,1895年以后,在这种追求富强的心情中,一切却似乎在向着西方式的“现代”转化,出现了“在传统外变”的取向。以下各项中,属于“在传统外变”的代表性主张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今日策中国者,必曰兴民权”       D.“三纲五常”乃“奴隶之道德”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维新思想的历史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学者把文字的发明作为文明出现的标志之一。作为史料,下列所选取的一组甲骨文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的()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

20世纪80、90年代,我国同苏联、蒙古、越南、老挝、韩国等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后又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四国签订了边境地区加强军事方面相互信任的协定。这些外交举措的基本出发点是()

A.坚持对外开放政策 B.实行不结盟政策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争取和平的周边环境

美国著名传记作家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从某种角度看,毛泽东和尼克松都有所获。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请你为上述内容确定一个最为合适的标题()

A.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B.中美关系的改善对苏联的影响
C.70年代的台湾问题
D.中国70年代的外交突破

外文部最近公布的外文档案中有一份原始档案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下图是周恩来总理出席一次重大国际会议的代表证。这次国际会议()

A.讨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
B.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C.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结束了中美之间的对抗

【加试题】甲午战争后,李鸿章曾希望英王劝止日本割台。但英政府称:“君主接见外国使节,不符合一般外交惯例,也不符合英国宫廷习惯。”据此你认为这次外交失败的实际原因是()

A.英国女王统而不治 B.英国默许日本对华侵略
C.不符合国际惯例 D.李鸿章缺乏国际外交常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