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历史的精彩之处,不仅出现在稳定时期,更出现在新旧交替时期。。阅读下面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这得益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技术的进步。……井田制度遭到严重的破坏。公元前685年齐国“相地而衰征”,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围绕着“争霸”战争的需要,春秋以至战国的整个历史阶段内,诸侯国们都在不停地进行着改革。经过改革,公室宗族逐渐衰亡,卿族甚或平民贵族势力增强,这些都为文化的理性主义和人本思潮的兴起奠定了社会物质基础。
——摘编潘俊杰、魏婧《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
材料二:“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吕氏春秋﹒审分》
(1)材料二中的“公作”、“分地”各指什么?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在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中政治和经济之间的关系。
材料三:(1840—1842年)这场现在看来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在当时大多数中国人的眼中与中国历史上的所有华夷之战无异。朝野上下“剿夷”“讨逆”一类的词语风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人在震惊与恐惧中认识到英夷的强大,照会中对英国的称呼也由夷转变为“贵国”。《天津条约》(1858年)明文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至1861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并由一个临时“专办外交及通商事件”机构逐渐扩展为“策富强总汇之地”。至此,“夷务”变为“洋务”,并成为大清国第一要务,“洋务”一词也取得正式的地位,泛指一切与西方各国打交道的事务。
——节选自马嘉利《变“夷”“洋”与“洋”之变》《华章》2012年第29期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三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发生的变化。
材料四:关于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分期,是确定中国近代史学科对象的重要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胡绳发表文章将其限定在1840—1919年之间。此后,中国史学界出现了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明确分界,分界线就是1919年发生的五四运动。但范文澜等学者提出,按照社会性质,中国近代史应该包含1840—1949年的整个时期。
——《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分期应以1949年为界》
(3)大陆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台湾史学界主张把1911年的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请阐述他们各自的理由,谈谈你对历史分期的认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
——穆罕默德·阿里
材料二真正的独立需要一支能够抵抗西方入侵的现代化军队,而现代化军队需要建立起现代化工业,以提供必要的军事装备。
——穆罕默德·阿里
材料三穆罕默德·阿里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在取得埃及政权后,他表面上装着向素丹称臣纳贡,内心里却想摆脱素丹的统治……穆罕默德·阿里的最终宿愿是以埃及为中心,建立一个庞大的阿拉伯帝国,以取代日益衰落的奥斯曼帝国。
——《埃及近代史》杨灏城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材料四在我第二次(1833~1835)访问埃及时,农村中体格健全的人已经少见,不是缺一两颗门牙(这样就无法咬住子弹)或断一节手指,就是少一只眼睛或双目失明,这样就可以不被征召入伍。
——英国旅行家兰恩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阿里是如何“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的?
(2)根据材料二、三回答,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
(3)材料四阿里军事变革采取的措施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4) 穆罕默德·阿里在工业方面的改革措施与中国的洋务运动有何相同之处?

杨灏城在《埃及近代史》中说:100多年来,国内外史学家对穆罕默德·阿里的评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认为他是“现代埃及的奠基者”,有的认为他是“异族统治的代表”,是一个“十足的暴君”。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试阐述你的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阿里审时度势,主张向西方寻找发展的出路,特别是建立现代化军队,而现代化军队需要建立起现代化工业,以提供必要的军事装备。
材料二阿里发展工业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庞大的军事帝国,因此工厂的产品大多用于对外战争,没有带来任何利润,从而使工厂得不到扩大再生产的资金。而厂长大多是一些现役或退役军官,对组织生产一窍不通,对贪污和剥削工人却颇为在行。此外,外国商人利用埃及人不懂技术,将一些老式的、使用过的或完全报废的机器高价卖给埃及政府。这一切造成工厂产量下降,亏损巨大,难以维持下去。
材料三为了逃避服兵役,许多埃及妇女在生下孩子不久,便含着泪水悄悄地把孩子的眼睛弄瞎或截断他的四肢,使之终身残废;一些成年男子则被迫伤害自己的躯体。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阿里怎样的改革思想?他又是怎样实践的?
(2)据材料二、三分析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存在的问题。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阿里改革和洋务运动的共同之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马克思赞誉穆罕默德·阿里为“唯一能用真正的头脑代替讲究的头巾的人”。
材料二在我第二次(1833~1835)访问埃及时,农村中体格健全的人已经少见,不是缺一两颗门牙(这样就无法咬住子弹)或断一节手指,就是少一只眼睛或双目失明,这样可以不被征召入伍。
——英国旅行家兰恩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讲究的头巾”喻指什么?应怎样理解马克思的这句话?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当时埃及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穆罕默德·阿里的看法。

阅读下列材料: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始于1808年,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问题。
回答:
(1)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性质是什么?说明理由。
(2)如何评价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