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思勉说:“汉世宰相权重而体制亦崇。自东汉以后,其权乃移于尚书。魏晋以后,又移于中书。刘宋以后,又移于门下。”这一论述反映出( )
①君权对于相权的限制和侵夺 ②君主专制统治的逐渐弱化
③三省制漫长的演变发展过程 ④内朝压制外朝的变化趋势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这是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一个新提法,但究其实质,其主要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
A.旧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 |
B.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 |
C.资产阶级共和国向着人民民主专政过渡的开始 |
D.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 |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20世纪60年代写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指的是
A.中共“一大” | B.中共“二大” | C.八七会议 | D.遵义会议 |
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1927~1935年处应该填写
1894-1912 |
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
1927-1935 |
|
1949-1956 |
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
1978-2001 |
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C.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也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材料中“新的革命策略”指
A.开展武装起义的策略 | B.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 |
C.实行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 D.遵义会议上取得领导地位 |
1912年在南京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把西方政治学说与中国当时实际结合起来的举措是
A.宣布主权在民 | B.规定国民权利 | C.实行责任内阁 | D.实行三权分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