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在评论某一历史人物时说:“他把僧侣变成了世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他把人从外在的宗教笃诚解放出来,是因为他把宗教笃诚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 这里的“他”应是
A.苏格拉底 | B.但丁 |
C.马丁·路德 | D.洛克 |
列宁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的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这一“错误”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忽视了生产关系必须要适应生产力水平这一客观规律 |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
C.为了战胜国内外的敌人,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
D.过高估计人民的思想觉悟 |
马克思的《资本论》主要阐述了什么理论?
A.历史唯物主义 | B.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
C.剩余价值学说 | D.辩证唯物主义 |
下列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评价中,不正确的是
A.目的是为了争取印度的民族独立 |
B.推动了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
C.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
D.实现了印度的民族独立和统一 |
被称为孙中山一生中“最伟大转变”的是指
A.由主张改良到投身革命 | B.从事反袁斗争捍卫民主共和 |
C.重新解释三民主义,促成国共合作 | D.召开国民会议 |
段祺瑞公开叫嚣:一不要约法,二不要国会,三不要旧总统。为此孙中山发起了
A.二次革命 | B.护国运动 | C.护法运动 | D.国民大革命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