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当时刊载日本宣布投降消息的重庆《中央日报》。对该报报道的相关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中美英苏等团结抗战迫使日本最终投降 |
B.蒋介石的播讲内容肯定了抗战的正义性 |
C.它是记录抗战胜利相关历史的文献资料 |
D.它是研究抗战胜利相关历史的间接史料 |
20世纪80年代,上海继续使用粮票,同时也出现新发行的股票。这一现象反映了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 B.上海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
C.经营管理体制趋于多样化 | D.非公有制经济起主导作用 |
据统治,淮海战役的第三阶段,参战兵力与支前民工的比例高达1:9当时人民提出 “倾家荡产,支援前线,忍受一切艰难,克服一切困苦,争取战役的胜利”的口号。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华北和华东的农业基础良好 | B.解放区基本实现“耕者有其田” |
C.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 D.人民被解放全中国的激情鼓舞 |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民族矛盾加剧,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这一调整是指
A.确定开展土地革命 | B.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
C.纠正右倾错误路线 | D.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
“在只有邸报的年代,怀疑官方记载的人们只能如鲁迅先生所说,到野史杂说中探求真相。而晚清近代化报刊的出现改变了这一传统格局。”材料认为近代报刊
A.取代政府成为社会的评判法官 | B.迎合民众多方了解信息的需求 |
C.剥去了朝廷官方活动的神秘感 | D.实际是社会上野史杂说的汇编 |
1897年上海举办了中国国内的首次大型舞会。对此,上海各家报纸评论说:“西人光明磊落,脱略为怀,虽男女聚会跳舞,乐而不淫,与中国之烧香赛会,男女混杂,大有天壤之别。”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
A.人们基本上接受了西方的生活方式 | B.西方舞会娱乐与传统习俗无法融合 |
C.政府公开赞成西方生活方式的推广 | D.开明人士已经能认同西方生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