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57年12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丰收再丰收,跃进再跃进》的社论,提出争取在十五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把我国各种主要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到世界上最高的水平。由此可知

A.全国掀起了“大跃进”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农业生产获得了丰收 D.“左”倾思想在不断发展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宋人刑昺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板大备,士庶之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

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
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 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

据《晋书》记载:“人士流移,考详无地,故立九品之制,粗具为一时选用之本耳。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威,犹有乡论余风。”另据《宋史》记载:“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由此可见,九品中正制

A.实行之初能依据人才优劣确定品第
B.选官用人只重门第
C.完全沦为士族地主垄断政权的工具
D.具有封闭性凝固性

中国古代某作品,以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大量运用“美人芳草”的比兴手法,闪耀着南方文化的奇丽色彩。该作品可能是

A.《诗经》 B.《老子》
C.《庄子》 D.《离骚》

孔子曰:“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曰:“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由此可知,三者都

A.体现了蔑视天地的无畏精神
B.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C.认为自然是可以被人认识的
D.认为自然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简单地说起来,前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对于上述毛泽东著作中“两类矛盾”学说理解正确的是

A.分清敌我与是非问题是中国建设道路的核心内容
B.该学说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起了指导作用
C.该学说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政治理论准备
D.该学说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有益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