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今涕泪以告先庙,慷慨以誓师徒,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口,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至于五尺童子,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清朝颁布的《宣战诏书》针对的是
A.英国武力占领香港岛 | B.英法联军攻陷广州 |
C.日本袭击清军运兵船 | D.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
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在分析中国某一时期文化特征时曾这样概括: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该时期是
A.汉朝 | B.唐朝 | C.宋朝 | D.明朝 |
郑樵在《通志.氏族略.氏族序》中记载:“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此近古之制,以绳天下,使贵有常尊,贱有等威也。”谱学的兴盛说明:
①家族制度受宗法制的影响②门阀士族势力强大③社会等级森严、流动性差④行政管理系统发达:
A.②③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秦汉时代,南方的郡面积都比北方的大得多。例如,秦朝北方的河东、上党、太原等五郡才相当于今山西省,而南方的长沙郡就相当于今半个湖南省。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秦汉时期
A.北方地区开发的程度更高 | B.南方地区的经济地位更重要 |
C.南方驰道等交通设施更完善 | D.北方地区实行郡国并存制度 |
《朱子语类》中说:“如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须慈,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在此,朱熹
A.重申君臣父子等级观念 | B.强调理学的社会功能 |
C.关注社会秩序的稳定 | D.强调道德纲常即天理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一个国家该要有—个凝固的中央。开始是封建,四分五裂,慢慢地就统一集中。然而自汉迄唐,就已有过于集权之势。到宋、明、清三朝,尤其是逐步集权,结果使地方政治一天天地衰落”。这说明
A.从汉朝到唐朝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
B.宋朝以后,由于中央集权的加强使地方再无反叛 |
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程度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
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应适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