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编制的1956~1963年市镇与农村人口迁移情况表(单位:万人,户籍迁移人数=人口户籍增长数-人口自然增长数)。造成表格中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年代 |
市镇户籍迁移人数 |
农村户籍迁移人数 |
1956 |
634 |
-573 |
1957 |
419 |
-117 |
1958 |
521 |
-306 |
1959 |
1436 |
-942 |
1961 |
-498 |
-110 |
1962 |
-1379 |
1018 |
1963 |
-448 |
40 |
A.“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B.中国城市化进程过快
C. 农村经济滞后于城市经济 D.城市化缺乏经济支撑
辛亥革命虽然被袁世凯窃取了政权,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
A.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 |
B.三民主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C.中国同盟会中华民国 |
D.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下图是中国近代史上某革命组织机关刊物的书影,该组织是( )
A.兴中会 | B.同盟会 |
C.强学会 | D.光复会 |
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A.《黄埔条约》 | B.《天津条约》 |
C.《北京条约》 | D.《辛丑条约》 |
据记载,在某一运动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一律杀无赦。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通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懂洋语、以至用洋货者,被称“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轻则被殴辱抢劫,重则可能有杀身之祸。上述描述的现象出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中 | B.辛亥革命中 |
C.义和团运动中 | D.鸦片战争中 |
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其中一项权益是
A.新的通商口岸对其开放 | B.军队可进入华北地区 |
C.在华开设工厂 | D.获得军费赔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