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建立的基础是α粒子的散射实验 |
| B.发现天然放射现象的意义在于使人类认识到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 |
| C.在用气垫导轨和光电门传感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在两滑块相碰的端面上装不装上弹性碰撞架,不会影响动量是否守恒 |
| D.原子核内的某一核子与其他核子间都有核力作用 |
E.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在由离核较远的轨道自发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的过程中,放出光子,电子动能增加,原子的电势能增加
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ABC中存在一匀强磁场,两个相同的带电粒子先后沿AB方向从A点射入磁场,分别从AC边上的P、Q两点射出,则 
| A.从P点射出的粒子速度大 |
| B.从Q点射出的粒子速度大 |
| C.从P点射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长 |
| D.两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一样长 |
如图所示,虚线表示某电场的等势面.一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由A运动到B的径迹如图中实线所示.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为aA、电势能为EA;在B点的加速度为aB、电势能为EB.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粒子带正电,aA>aB,EA>EB |
| B.粒子带负电,aA>aB,EA>EB |
| C.粒子带正电,aA<aB,EA<EB |
| D.粒子带负电,aA<aB,EA<EB |
如图为燃煤锅炉烟囱中的静电除尘原理示意图,A为与烟囱内壁金属管相连的一个电极、B为与金属丝E相连的另一个电极,C和D 分别表示烟囱的两个气口。在A、B之间加上高电压,金属丝附近的强电场将空气分子电离为电子和正离子,电子在烟囱空腔的电场中运动时被烟气中的煤粉俘获,使煤粉带负电后而被吸附到带正电的电极上,因此排出的烟就比较清洁了。有关这种静电除尘的装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高压电源的正极接A,负极接B
B.高压电源的负极接A,正极接B
C.C为烟气的进气口,D为排气口
D.D为烟气的进气口,C为排气口
如图所示,a、b、c、d是某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它们正好是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ab =" cd" = L,ad =" bc" = 2L,电场线与矩形所在平面平行。已知a点电势为20V,b点电势为24V,d点电势为12V。一个质子从b点以v0的速度射入此电场,入射方向与bc成45°,一段时间后经过c点。不计质子的重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c点电势高于a点电势 |
| B.场强的方向由b指向d |
C.质子从b运动到c所用的时间为![]() |
| D.质子从b运动到c,电场力做功为4eV |
图中电阻R2=R3=2R1的阻值相等,电池的内阻不计。开关K接通后流过R2的电流是K接通前的 
| A.1/2 | B.2/3 | C.1/3 | D.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