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引发了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下列关于核电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核电站利用核聚变反应时释放的能量进行发电 |
B.核电站利用海洋的潮汐能发电 |
C.核能是可再生能源 |
D.核泄漏释放的放射性物质发出的射线对人体是有危害的 |
如图所示为两列沿绳传播的(虚线表示甲波,实现表示乙波)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M为绳上x=0.2m处的质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
A.这两列波将发生干涉现象,质点M的振动始终加强 |
B.由图示时刻开始,再经甲波周期的![]() |
C.甲波的速度v1比乙波的速度v2大 |
D.因波的周期未知,故两列波波速的大小无法比较 |
如图所示,波源S在t=0时刻从平衡位置开始向上运动,形成向左右两侧传播的简谐横波。S、a、b、c、d、e和a′、b′、c′是沿波传播方向上的间距为1m的9个质点,t=0时刻均静止于平衡位置。已知波的传播速度大小为1m/s,当t=1s时波源S第一次到达最高点,则在t=4s到t=4.6s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c的加速度正在增大 |
B.质点a的速度正在减小 |
C.质点b的运动方向向上 |
D.质点c′的位移正在减小 |
透明材料做成一长方体形的光学器材,要求从上表面射入的光线可能从右侧面射出,那么所选的材料的折射率应满足
A.折射率必须大于![]() |
B.折射率必须小于![]() |
C.折射率可取大于1的任意值 | D.无论折射率是多大都不可能 |
图示为一列在均匀介质中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波速为2 m/s,则
A.质点P此时刻的振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 |
B.P点的振幅比Q点的小 |
C.经过△t="4" s,质点P将向右移动8 m |
D.经过△t="4" s,质点Q通过的路程是0.4 m |
现在高速公路上的标志牌都用“回归反光膜”制成,夜间行车时,它能把车灯射出的光逆向返回,标志牌上的字特别醒目。这种“回归反光膜”是用球体反射元件制成的,如图所示,反光膜内均匀分布着直径为10μm的细玻璃珠,所用玻璃的折射率为,为使入射的车灯光线经玻璃珠折射→反射→再折射后恰好和入射光线平行,那么第一次入射的入射角应是
A.15° | B.30° | C.45° | D.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