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魅力无穷,创新放飞梦想
材料一:2013年6月20日,在中国迄今最高“讲台”天宫一号上,3名航天员向地面的千万名师生演示讲解了许多物理原理,让高端神秘的航天工程走近普通民众。
材料二:2013年,中国企业频繁在海外举行高铁展,中国国家领导人在不同场合大力推介中国高铁。泰国愿以“大米换高铁”;中国与匈牙利、塞尔维亚三国宣布合作建设匈塞铁路:国外政要相继在华实地乘坐体验高铁……“高铁外交”,一方面推动着“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成为促进合作共赢的外交新“名片”。
材料三:2014年1月10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指出,我们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才能提升经济的整体质量;才能更多培育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才能有效克服资源环境制约,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太空授课”、“高铁外交”是我国近年来加快科技创新发展步伐的硕果。我们在因民族自豪感而怦然心动的同时,不妨结合《思想品德》课所学知识,静心思考以下问题。
【领会策略】
(1)以上材料共同表明我国坚持实施哪些战略与基本国策?
【疑点辨析】
(2)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是经济建设,而这里又提出“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是否矛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音乐,是跳动的人生。把自己沉浸在乐曲声中,感受音乐带来的身心愉悦,不仅可以缓解精神压力,消除身心的疲惫,还可以提高我们对美的鉴赏能力和自身的品位。
(1)除了音乐之外,我们还有哪些休闲的方式?
(2)我们在休闲的时候应该坚持什么原则?
(3)做一个有教养的人应该具备什么优秀品质?
分清是非善恶是做人的重要准则和美德。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一些混淆是非的现象。如有些同学对满口脏话不以为然,把抽烟、喝酒、打架、称霸当做“酷”,把公开违反校纪校规看作“勇敢”“能耐”……
(1)什么是“是”与“非”?
(2)针对有些人是非不分,黑白颠倒,请你谈谈这样做法的后果?
综合实践题。
材料一:看看老师的感受:初一学生明显不如小学生爱回答问题,到初二这种现象更为明显;进入初三、高一,学生的这种心理进一步发展,他们不愿和老师接近,极少到办公室提出问题或主动与老师谈话,特别不愿告诉老师班上同学的事情。
材料二:听听父母的心声:“女儿最近不愿和我多说话,而是爱上QQ,我很想看看她在和谁聊,聊些什么,可她很不高兴,不让我看。我还不是为她好,网络上什么人都有,不该帮她把把关吗?”“儿子长大了,话越来越少,不称心就发脾气,知道他学习压力大,我们也不和他多冲突,有时还要看他脸色,这叫什么事嘛!”
(1)结合两则材料,说说孩子们表现出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其危害性有哪些?
(2)你觉得要化解这样的心理危机,我们青少年有哪些正确的途径可采用?
(3)针对材料二中父母的心声,你觉得孩子和父母之间缺少什么?你能举例教给他们一些技巧吗?
青春是美好多彩的,却又充满矛盾与烦恼,我们来倾听一下几位学生的烦恼:
同学甲:周末,父母要外出有事一天,留有我一人在家,我非常高兴,终于有机会摆脱他们了!可他们离家后,我才发现:方便面的滋味真难受,衣服鞋子也不知跑哪儿了。
同学乙:明明知道过几天就要期中考试,应该抓紧时间复习功课,可浙江卫视的《奔跑吧,兄弟》那个节目太吸引人了,我忍不住偷偷打开了电视……
同学丙:一次放学回家后,妈妈见我闷闷不乐,询问为什么,可我就不想告诉她,做完作业后关紧门,我拿出日记本,将自己的委屈倾诉在日记本里。
(1)请你分析,上述三位同学分别遇到了青春期的什么矛盾?
(2)你觉得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这些矛盾?
201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张纪清,74岁,江苏省江阴市市民。2014年11月,在邮局突然晕倒的张纪清被送到医院。散落的汇款单暴露了他的秘密。人们发现,他就是江阴人寻找了27年的好心人“炎黄”。1987年以后的27年间,无论是希望小学还是敬老院,或是地震灾区都曾收到过署名“炎黄”的捐款。27年间,江阴人一直在寻找“炎黄”这位好心人,当地甚至还建设了一个“炎黄陈列馆”。
(1)你觉得他张纪清老人的做法体现一种怎样的生活?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努力践行这样的生活?
(2)请列举具体事例说明你的做法。(至少两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