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之世界眼中的中国】
材料一:2014年4月21日,央视播出习近平访问欧洲特别报道节目——《一桥飞架中欧》,详细讲述了习近平的欧洲之行。习主席访欧所受到的礼遇是空前的,荷兰、比利时皇家空军战机护航;德国总统、总理双重名义邀请;很“宅”的德国“第一先生”罕见出席晚宴;巴黎荣军院广场的阅兵仪式;法国博古斯厨师学院名厨准备的丰盛晚宴;默克尔亲赠的“中国强盛图”……签订的多个领域的多项协议也是空前的。
材料二:每年“两会”,议定发展大计,不管是国家还是地方都是一件盛事。2014年3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两会”,更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中外记者云集报道,世界目光聚焦中国!
(1)中国魄力聚焦了世界目光说明了什么?
【关键词之党的群众路线】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毋庸置疑是2014年中国政治生态关键词。开始于2013年下半年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国掀起了“为民、务实、清廉”的新风与好风。习总书记顶风踏雪前往太行山深处访贫问苦,李克强总理到广西、甘肃调研,深入社区、企业了解社情民意,用实际行动给全体党员干部树立了亲民、务实的榜样。经过半年持之以恒的认真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向人民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2014年3月7日,宁津县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对在全县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全面部署。
(2)我国自上而下在全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何重要意义?
【关键词之感动中国】
《感动中国》电视公益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自2002年开办以来,推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广泛社会影响的模范人物,推动形成崇德尚义、见贤思齐的良好风气,成为“中国人年度精神史诗”。每一位《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都以他们的人格力量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向人们传达着启迪和温暖的正能量。
(3)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谈一谈我们应如何以实际行动做好传递“正能量”的使者?
材料一:我国的资源储量和利用情况:
我国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量 占世界人均水平的比例 |
我国创造单位GDP能耗 为其他国家的倍数 |
|||
石油 |
天然气 |
美 国 |
日 本 |
法 国 |
8.3% |
4.1% |
4.3倍 |
11.5倍 |
7.7倍 |
材料二:“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要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新兴经济,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等。右图是一个发展循环经济的例子:
(1)请你结合材料一,说明目前我国的资源形势及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2)图中的这种发展模式体现了什么发展战略?图中说“循环经济,无疑是一个美丽的圆。”请你说说它的“美”在何处?
(3)要让循环经济之“圆”转起来,在日常生活中除了
材料二图中描述之外,我们还可以怎么做?(举出一例)
材料一: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图
【相关链接】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从一开始就占据了高起点,并处处体现中国特色。从“三垂一远”发射模式,到国际先进的、基于IP技术的“永远在线的航天测控网”;从神舟飞船具有中国特色的三仓方案,到中国首创的N﹢1的交会对接式……这一系列中国创造的新技术、新突破,引领中国航天事业不断跨越。使我国在短短19年间,就一跃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对接技术的国家。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增强,我国对科技投入的经费30年增长40多倍,总量达到4570亿元。我国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同时,派出了大批留学生和各类人才到国外去学习、进修、做访问学者。这些人才是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结合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一和相关链接,说说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不断取得骄人的成就,再次印证了一个什么道理?
(2)简要说明材料一成就的取得与材料二之间的联系?
(3)面对科技创新成果层出不穷的时代,作为青少年的你将作何打算?
材料一:11月3日,胡锦涛主席在20国集团领导人第六次峰会上讲话时指出:“今年是中国入世贸10周年。1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实现了新的跨越,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增大。10年来,中国总计从海外进口达8.5万亿美元,为各国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
材料二:“十一五”期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累计达116806亿美元,比“十五”期间增长1.6倍,贸易平衡状况不断改善,进出口贸易方式发生积极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阅读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回答: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坚持什么基本国策?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坚持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意义。
(2)材料一、二中成就的取得,共同说明什么?
阅读下列漫画,回答问题:
(1)从漫画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漫画中的成就,有人认为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结果。你认为对吗?请说明理由。
(3)漫画中城乡居民“衣、住、行”的变化共同得益于党的哪些“富民政策”
材料一: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牺牲。1963年3月1日在《中国青年》杂志上首先发表了毛泽东主席 “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
材料二:雷锋这个响亮的名字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雷锋精神,深深镌刻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中,影响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勇前进。 半个世纪过去了,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我国涌现出无数雷锋式的先进人物,他们继承和弘扬雷锋精神,为其注入了新的内涵。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集中体现为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
材料三: 中宣部、中央文明办2012年3月1日在北京召开视讯会议,研究部署“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会议强调,要把志愿服务活动摆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很重要很重要的位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弘扬雷锋精神为主题,建立完善参与广泛、形式多样、活动经常、机制健全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培育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风尚,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某校初三(1)班为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准备组织学生开展“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志愿服务”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果你是该班的一员,请帮助完成以下问题。
(1)有人说:弘扬雷锋精神是20世纪60年的要求,现在都21世纪了,没有必要再提雷锋精神了。你认为上述观点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2)该班可以组织哪些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至少写出两种形式,4分)
(3)请你写出参加“学雷锋”活动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