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在报告中“改革”一词出现了77次。据此回答下列小题。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一词高频出现,说明了改革( )
A.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
B.是我国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
C.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
D.难以解决前进路上出现的新问题 |
国务院总理向全国人大作报告,体现了全国人大在行使( )
A.决定权 | B.监督权 | C.任免权 | D.立法权 |
的姐王萍在出租车上捡到乘客遗落的皮包,里面装有2万元钱。面对后面上来的乘客一同平分的提议,她毅然拒绝,并第一时间上交给她所在的出租车公司。这告诉我们()
①符合“义”的利益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②在社会生活中,法律对人的约束是最有效的
③“义”对人的约束是内在的,是最有效的
④见利忘义在有时候是可以的
A.①②③ | B.①④ | C.①③④ | D.①③ |
袁隆平被称为:“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和“一个名字创造了1000亿元价值”。这说明()
①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
②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
③当前我国的科技水平已经超越了发达国家
④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创造财富的唯一途径
A.①③ | B.①② | C.①④ | D.②④ |
十八大报告确定的大会主题中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与十七大主题中“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表述不同。据此回答下题。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
①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已发生重大变化
②说明经过艰苦努力,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已遥遥在望
③是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对全世界的郑重昭告
④说明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已经实现
A.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
①人民生活将更加殷实、宽裕
②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将缩小
③将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④将基本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2014年全国人大3月5日召开,新华网、人民网、央视国际等网站联手以“我有问题问总理”为题向网友征集问题,听取民意,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这一做法()
①能保障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②有利于切实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③能促进政府改进工作作风
④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A.②④ | B.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截止2013年底,成都市共有民营企业20万户,从业人员290余万人,占全市城镇从业人员总数的65%。2013年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4384.21亿元,同比增长12.2%;民营经济实现税收1100余亿元,占税收总收入的70%左右;民间投资总额3595.3亿元,增长17.2%,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5.3%。这表明()
①民营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
②非公有制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③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非公有制经济在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财富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A.①②③④ | B.①③ | C.②③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