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
(1)现有下列化学式或微粒符号:①2CO、②Ca2+、③2H、④O2。其中,“2”表示2个分子的是 (填序号,下同),表示每个微粒带2个单位电荷的是_______。
(2)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反应前后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选项)。
A.反应前后共有4种原子 |
B.该反应有单质生成 |
C.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都不变 |
D.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均可再分 |
E.该化学反应中,甲、丁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2∶3
绿原酸(C16H18O9)被誉为“第七类营养素”,它可以从栽种较广的杜仲中提取。下列有关绿原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绿原酸含有33个原子
B.该绿原酸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16:18:9
C.在一定条件下,可燃烧生成CO2和H2O
D.绿原酸(C16H18O9)相对分子质量为354
宏观与微观相互联系是化学重要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氧化汞分解成汞和氧气——分子可以再分 |
B.物体的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 |
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
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
下列课外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用6B铅笔芯做石墨导电性实验 | B.向洗净碎蛋壳中加入醋精有气泡产生 |
C.用自制净水器来降低水的硬度 | D.用冷瓷碟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制炭黑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
B.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二氧化碳 |
C.能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 |
D.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能够放出热量 |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 B.点燃纯净氢气产生蓝紫色火焰 |
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