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机动车驾驶员醉驾将受到刑事处罚。检测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可用一种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仪器。在K2Cr2O7中Cr元素的化合价是
A.+2 | B.+3 | C.+6 | D.+7 |
下列四幅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稀硫酸中不断地加入NaOH溶液 |
B.用酒精灯加热一定量KMnO4固体 |
C.向一定量澄清石灰水中加入Na2CO3溶液 |
D.向盛有MnO2的烧杯中不断地加入H2O2溶液 |
下列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4个实验方案,其中方案一、方案二都合理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目的 |
证明醋酸溶液呈酸性 |
检验氯离子 |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硫酸钠 |
检验长期露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
方案一 |
滴加几滴酚酞溶液观察是否变红 |
先加硝酸银溶液,再滴加稀硝酸 |
加入适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 |
加足量稀盐酸 |
方案二 |
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pH |
先加硝酸银溶液,再滴加稀盐酸 |
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 |
加澄清石灰水 |
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我们可以总结或发现许多具有一定规律性的知识。下列所给的有关规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碱性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
B.所有酸中都一定含有氧元素 |
C.碱溶液一定显碱性 |
D.所有可溶性的盐都可以和酸发生复分解反应 |
我国科学家在CO低温氧化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利用四氧化三钴纳米棒,可将汽车尾气中的CO按如下示意图进行转化。下列关于该转化的几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氧原子数不发生变化 |
B.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 |
C.四氧化三钴纳米棒可能是反应的催化剂 |
D.反应方程式可能是2CO+2O2![]() |
过量的铁粉投入到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的固体是()
A.铜、银 | B.铁、铜 | C.铁、银 | D.铁、铜、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