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气体可能由H2、CO2、CO组成,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依次进行了如下实验(假设每一步反应均完全进行)。①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未出现浑浊现象;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有红色固体生成;③通过无水硫酸铜粉末,粉末变成蓝色;④最后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出现浑浊现象。对该气体成分推断合理的是

A.一定含有H2、CO和CO2
B.一定含有CO、H2,一定不含CO2
C.一定含有CO,一定不含H2和CO2
D.一定含有CO,一定不含CO2,可能含有H2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CO2和N2
用燃着的木条
B
除去氢气中的HCl和水蒸气
依次通过盛氢氧化钠、浓硫酸的装置
C
除去FeCl3溶液中的CuCl2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D
鉴别烧碱溶液和纯碱溶液
分别取两种溶液少量,加入几滴酚酞试液

下列实验所对应的方案正确的是

选项
目的
方案
A
分离NaCl和CaCO3的混合物
溶解,过滤,蒸发滤液
B
比较金属镁和铝的活动性
将镁条和铝粉分别放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盐酸中
C
除去CO2中的CO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D
证明NaOH溶液是否变质
取样,加入少量稀盐酸

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体积的食盐水,旋紧瓶盖,振荡
塑料瓶变瘪
CO2能与食盐反应
B
点燃从导管放出的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
被点燃的气体一定是H2
C
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和稀硝酸
有白色沉淀产生
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D
将白磷浸没在热水中,再向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
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
氧气是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AgNO3溶液与NaNO3溶液
分别滴加稀盐酸,振荡,观察是否产生沉淀
B
除去CO中混有的CO2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
鉴别纯铝和硬铝
将两者相互刻画,比较硬度
D
检验集气瓶中是否集满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观察木条能否复燃

下列四个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方案
A
鉴别硝酸钠溶液和硫酸钾溶液
取样,滴加Ba(NO32溶液,观察现象
B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将粗盐研碎、溶解、过滤、蒸发
C
除去CaO中的CaCO3
高温加热到固体质量不变
D
探究Mg、Ag、Cu金属的
活动性顺序
将两根光亮的镁条分别伸入
硫酸铜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中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