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闽东南地区试验了一种“果树—牧草—禽畜—食用菌—沼气”的生态农业模式,该模式( )
A.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在系统中的多级循环利用 |
B.能够使废弃物资源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C.在沼气使用过程中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 |
D.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因而不需外部能量投入 |
下列有关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等位基因的说法 |
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
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 |
D.“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推理内容 |
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了一个AXb的精子,则另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
A.aXb、Y、Y |
B.Xb、aY、Y |
C.aXb、aY、AY、 |
D.AXb、aY、aY |
某种鼠中,黄鼠基因Y对灰鼠基因y为显性,短尾基因T对长尾基因t为显性,且基因Y或t纯合时都能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分配的,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
A.2∶1 |
B.9∶3∶3∶1 |
C.4∶2∶2∶1 |
D.1∶1∶1∶1 |
人的耳朵有的有耳垂,有的无耳垂。某医学小组调查了人群中有耳垂性状和无耳垂性状的遗传情况,统计情况如下表:(控制耳垂的基因用A、a表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据上表中第一组的调查结果可以判断出,显性性状是有耳垂,隐性性状是无耳垂
B.从第三组的调查结果基本可以判断出,隐性性状是无耳垂
C.第二组家庭中,某一双亲的基因型有可能都是纯合子
D.在第一组的抽样家庭中,比例不为3︰1,是因为抽样的样本太少
如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基因重组最可能发生在
A.ab段 |
B.cd段 |
C.fg段 |
D.hi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