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1918年进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下列关于一战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
| A.萨拉热窝事件说明个人恐怖手段并不是解决政治问题的良策 |
| B.战场主要集中在亚洲,先后有30多个国家卷入战争 |
| C.1914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标志一战的爆发 |
| D.1918年,德国投降,宣告了一战的结束 |
今年(2014)是下图人物诞辰220周年。他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下列主张由他提出的是 
|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
| B.师夷长技以制夷 |
| C.振兴中华 |
| D.师夷长技以“自强” |
《近代实业第一人》中写道: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他”是
| A.林则徐 |
| B.魏源 |
| C.张謇 |
| D.严复 |
古城南京是中国历史一位特殊“见证者”,它见证了
①中华民国的建立②五四运动的爆发③日军大屠杀④蒋家王朝的覆灭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 C.①③④ | D.③④ |
“最后一碗米饭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制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这首流行于解放战争期间的民谣最能够说明
| A.解放战争爆发的原因 | B.解放战争的进程 |
| C.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 D.解放战争的影响 |
毛泽东生前写了不少诗词,每一首背后都有一件甚或数件中国近现代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事。下列诗句所反映的重大事件,发生在解放战争期间的是
|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
| B.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
| C.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
| D.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