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
1865年 |
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
1894年 |
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
1903年 |
章太炎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
1913年 |
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
A.实现中国工业化
B.实行民主政治
C.推动中国近代化
D.启蒙与救亡并重
汉朝时期,最基层的官吏要把(君主的)诏书抄写在乡亭的墙壁上,后来改为书写在木板上,或直接以“扁书”(成编的简册)悬挂在乡亭市里。这种现象说明( )
A.基层官吏直接对皇帝负责 | B.汉代基层官吏也拥有很大权力 |
C.皇帝事必躬亲、亲力亲为 | D.皇帝通过政令的贯彻来控制地方 |
战国时期主张“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的思想家是( )
A.孟子 | B.荀子 | C.韩非子 | D.墨子 |
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描述了官场的一种现象,文官凭借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结成小集团。有学者概括称之为“姻谊”“乡谊”“年谊”等。其中的“年谊”是指( )
A.同年出生的举人或进士 | B.同年为官的各级官员 |
C.同年考中的举人或进士 | D.同乡的举人或进士 |
中共“十四大”后,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 )
A.放权让利 |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C.承包经营 | D.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
据统计,1997年我国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占整个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5.8%,与此同时,全国注册的工商业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4947家,从业人员4200万人,三资企业23.6万家,股份制试点企业68万家,注册资金17302亿元。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成效 |
B.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动摇 |
C.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D.私营个体经济发展迅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