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陈旭麓说:“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开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先进的中国人通过第二次反思得出的启示是( )。
A.只引进西方技术不能使中国实现富强 |
B.要从根本上动摇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
C.要用暴力革命方式推翻清朝封建统治 |
D.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 |
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中,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里克里改革被视为三大里程碑式的事件,这三次改革的共同方向是
A.逐步提升妇女的政治地位 | B.从治“公民”到治“万民” |
C.不断健全民主政治 | D.城邦政权向所有的人开放 |
希腊哲学家普罗塔哥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以下中国古代思想家的言论与其哲学思想相似的是
A.“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
B.“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 |
C.“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
D.“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
王安石变法解决“积贫”的指导思想是 “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此他制定的新法是
①青苗法②免役法③保甲法④方田均税法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西欧有一句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结合对古代科技史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人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
B.古代欧洲的科技成就比中国的科技成就更高 |
C.欧洲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形成近代科学 |
D.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桥梁作用 |
康有为在《拟免跪拜诏》中说:“汉制,皇帝为丞相起(立);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群臣)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 这一演变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皇帝集中 | D.丞相权力日渐削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