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个纪念馆内,一檐柱上挂着一副楹联:“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势;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之心。”此馆纪念的应是

A.邓世昌 B.关天培
C.林则徐 D.聂士成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两伊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 毛泽东“领导中国起死回生”的关键是()

A.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B.制定了灵活的方针政策
C.找到了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D.建立了工农革命武装

“辛亥革命后,民国纪元,改用泰西历法(阳历),……而民间于祖宗忌辰、自己生日,均必不肯改易,且亦与政体无关。况蜒人于潮水,农夫之于根植,尤有绝大关系,必不敢忘也。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①辛亥革命缺乏群众基础②中华民国有名无实
③传统观念的影响④小农经济的需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岳麓书院院训“忠孝廉节”碑文由朱熹所写,每字一碑,分嵌在讲堂左右两侧。结合四字碑信息,以下说法最为准确的是()

A.四字碑揭示了楷书的端庄浑厚 B.书院教育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
C.四字碑体现了理学的本质内涵 D.朱熹将理学发展成官方哲学

“(江淮之民)其十之一,则坐拥一县之田,役农夫,尽地利,而安然食租衣税者也。”上述现象有利于()

A.加强对农民的控制 B.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C.减轻对农民的剥削 D.推动租佃关系的发展

据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据此可知,李悝主张()

A.精耕细作 B.奖励耕织 C.土地私有 D.重农抑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