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A.解释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
B.肯定了中国人民抗击英国侵略者的正义性 |
C.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
D.从全球化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
晚清时期,中国女报介绍西方的杰出女性时,逐渐从贤妻、孝女转向女爱国者、女政治家。这种变化表明
A.革命取代改良成为主流思潮 |
B.西方正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
C.中国女性的政治地位已与男性完全平等 |
D.女报逐渐担当起国民教育的职责 |
明代龚信认为“明医”和“庸医”的差别在于:“明医”心存仁义、不谋其利;“庸医”不学经书、希图微利。龚信区分“明医”“庸医”的标准是
A.医术 | B.收费 | C.仁爱 | D.口碑 |
某朝对待武臣“厚其禄而薄其礼”。这种做法
A.强化了武将的经济权力 | B.导致机构臃肿 |
C.导致礼乐制的破坏 | D.削弱了武将的地位 |
据学者考证,汉代已可种植反季节蔬菜,但当时有人认为这种做法违反自然节律,会导致灾异。这种看法的理论基础是
A.勤俭节约 | B.天人感应 | C.重农抑商 | D.格物致知 |
学者雷海宗指出:春秋时代的战争都有各种繁文缛节,大国相互之间并无吞并的野心,对小国也多只求服从,不求占领。到战国时期,战争的目的在乎攻灭对方。这种变化说明
A.分封制进一步崩溃 | B.宗法制崩溃 |
C.“仁政”思想消失 |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