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春秋时期,促使农业生产由集体耕作向以家庭为单位经营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
B.精耕细作技术的形成
C.铁器和牛耕的出现
D.奖励耕织政策的实行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指出:西周时期,庶民与士只知效忠于“家”(卿大夫),不知有“国”(诸侯),更不知“天下”(天子)。这一现象()

A.促使西周强盛 B.导致诸侯割据
C.强化宗法体制 D.促成秦朝统一

在中国古代社会,“国”和“家”对统治者而言是紧密相连的。从政治角度看,古代社会中“国”和“家”的重要联结点是( )

A.禅让制 B.嫡长子继承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

《左传》:“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宗法制()

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实行严格的等级制
C.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D.“国”与“家”的结合

“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候疑焉,立诸候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子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候失位则天下大乱,大夫无等则朝堂乱。”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

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B.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
C.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制度
D.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

夏朝世系示意图

读图可知,夏王朝实行( )

A.宗法制 B.嫡长子继承制 C.分封制 D.王位世袭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