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1942年美国的一幅“二战”宣传画。对其图文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②中美两国结成同盟
③中国军人为民族独立而战
④中国战场开始战略反攻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之所以失败可以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来概括。这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严重损害了人民的经济利益 | B.严重脱离了苏俄的国情 |
C.有利于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 | D.很好地保护了人民的利益 |
重农抑商政策曾推动秦国走向强盛,到了清末却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在中外历史上与此类似的典型经济政策还有()
①美国曾经实行的自由放任政策②列宁提出并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③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④中国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③ |
下表是“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单位:%)简表”。对此表解读不正确的是()
A.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代” |
B.经济发展出现“滞胀”现象 |
C.改变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对比 |
D.美、西欧、日经济竞争加剧 |
2007年9月以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连续七次降息,至2008年4月已降到2.0%,利率水平总计下降了3.25个百分点,同时并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这表明美国()
A.加强了经济的宏观调控 | B.走上计划经济的轨道 |
C.通货膨胀,美元贬值 | D.市场调节作用的丧失 |
有位年轻的美国人曾经独闯中国,凭借其丰富的专业知识,在洋务企业——开平煤矿任总工程师。数十年后,他凭借其卓越的管理才能当选美国总统,但几年之后,又因管理失败遭美国选民抛弃。据此判断,这位美国总统是()
A.亚伯拉罕•林肯 | B.赫伯特•C•胡佛 |
C.富兰克林•罗斯福 | D.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