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汉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
材料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不断内迁,大量南下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在黄河流域杂居相处,彼此交往。他们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方面,相互渗透,取长补短。
材料三 北魏初年,有个姓拓跋的人穿鲜卑的衣服,说鲜卑话,曾担任“白鹭官”,没有俸禄,但战争中掠夺到的财物可以归己。若干年后,他的后人已改用汉人的“元”姓,担任的官职是太尉,有规定的俸禄可以领取,穿汉人的衣服,说汉话,还与朝中的一个汉人官员结成了亲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期在北方边境主要与哪个少数民族战争不断,其首领称什么?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有匈奴、鲜卑、羯、氐、羌‘历史上合称“五胡”,其中像中原汉族一样建立政权的是?
(3)依据材料三指出导致“白鹭官”后人发生变化主要源于历史上的哪一次改革?由史及今,今天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民族意识?
拓展探究题: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中日两国也已经将今年定为中日国民交流友好年。但中日两国间的不和谐因素仍然存在:一是历史认知的问题(侵华战争),二是现实的领土争端(钓鱼岛、东海油气田)。而正确对待中日关系必须了解尊重历史事实,请根据本学期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史实填写表格
时间 |
反映的重大事件 |
主要影响 |
1894—1895 |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
|
1931年9月18日 |
(2分) |
日军侵占了中国东北三省 |
(2分) |
卢沟桥事变 |
(2分) |
1945年8月15日 |
抗日战争胜利 |
(1分) |
(2)为了铭记历史,吸取历史教训,在 2012年7月7 日纪念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周年的时候,请你以抗战为主题设计两项纪念活动。(2分)
(3)2012年,由于日本政府对钓鱼岛进行购买,使其国有化,引发了中国全国规模的的抗议行动。请结合所学历史 ,谈谈处理中日关系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各阶层积极探求救国救民之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
—— 罗荣渠 《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
材料三: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 《复兴之路》
请回答:
(1)材料一提到的“自强运动”指什么历史事件?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口号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革命”是指哪一重大事件?“革命成功“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三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为此掀起了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4)以上三则材料都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历程,请你为此历程做一个主题归纳。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请用史实说明,在土地革命时期、过渡时期、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及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实行过哪些政策或改革。
(1)新中国刚成立时期:
(2)过渡时期:
(3)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4)实行改革开放以来:
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CDCDB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1)“跨过鸭绿江”的军队名称是什么?是由谁率领的?
(2)这支军队的战士被中国人民誉为什么?涌现了什么英雄人物?(举出两个)
(3)“打败美帝野心狼”是在什么时候?对中国有何影响?
结合下图,认真回答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相关的问题。
(1)请写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2分)
(2)根据下列描述,将图中字母A、B填入相应的括号内。(2分)
①在这里发生的事件成为德国和奥匈帝国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借口:
( )
②在这里进行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场重要战役,双方伤亡70多万人:( )
(3)战争是人类的伤痛。请用一句话来表达你对未来世界的美好祝福。(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