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17—18世纪,英国、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是( )
A.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 B.殖民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 |
C.“君权神授”学说同议会矛盾的激化 | D.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
2010年7月一位老者动情地写下这样一首词:“一声惊雷震九天,南湖八十九年前。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红旗漫卷映河山。”这首词赞颂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爆发 | B.中国共产党诞生 |
C.黄埔军校创建 | D.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
《变法通议》是梁启超阐述维新变法理论的主要著作。书中说“变法之本,在于人才,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认为要推行维新变法,从根本上说要改革
A.教育制度 | B.科举制度 | C.文化制度 | D.政治制度 |
初二某班同学举办以“近代化探索”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下列选项与此相符的是
①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 ②邓世昌血染黄海
③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④康有为组织公车上书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中国带着首都被外敌占领的耻辱进入了20世纪。我们苦难深重的祖国啊,在穷凶极恶的列强面前,赤裸着孱弱的身躯。”这指的是
A.火烧圆明园 | B.黄海大战 |
C.签订《马关条约》 | D.签订《辛丑条约》 |
“19世纪70年代以后,所有西方政府都引进了公务员考试制度来测试申请政府工作者的才能,而不是依据人际关系或者家庭出身来录用人员,这其实是不知不觉的模仿了中国在一千多年前就发明了的事物。”这“事物”是指
A.禅让制 | B.分封制 | C.世袭制 | D.科举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