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着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威力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材料二:马克思曾预言“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世界,现在它的统
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材料三:就广度而言,第二次革命遍及一切与功、电、磁、热、光相关的技术领域。但刚刚发明的飞机便被迅速应用于一战战场。
材料四:持续了两周的联合国气侯变化大会于今天早晨闭幕,与会的190多个国家同意将制定一项新条约,要求所有国家削减造成全球变暖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请回答:
(1)这场“变革”指的是什么重大事件?它在英国首先发生的前提是?4分)
(2)“电力的火花”什么时候取代了“蒸汽大王”? 它得益于哪种原理的发现?(4分)
(3)结合材料三、四说明科技革命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
(4)结合材料四请你为节能减排设计一条宣传语 (2分)
2011年4月13日,据共同社报道,日本首相菅直人向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送去亲笔信,就中国为东日本大地震提供的援助表示了感谢。据悉,日本内阁特别顾问笹森清11日在北京与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举行会谈,并亲手将感谢信交给了中方。笹森清13日前往首相官邸汇报了与戴秉国会晤的内容。此后他告诉记者:“中方对受灾的日本表现出了极大善意。在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问题上,中方也表示将不惜一切力量提供帮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近代史上日本曾把中国作为亚洲重要的侵略对象,列举近代历史上日本发动的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的名称。
(2)2011年4月11日菅直人在中国《人民日报》登广告感谢中国援助赈灾,他说:“日本必能重生、复兴、更加繁荣昌盛,依靠国民的潜力与国际社会的协助,一定能够实现。”日本历史上复兴繁荣与改革密不可分,请分别写出日本历史上两次重要改革在经济上的内容。
(3)2011年4月12日,日本正式宣布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的严重程度评价提高到最高级别7级。请回答:原子能取得重大突破在什么时间?除此之外,这一时期还有哪些科技成就取得重大突破?
(4)我们常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结合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谈谈你对科技的认识。
(原创)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
(1)为了加强统治,统治阶级不断开创新的政治制度。元朝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至今仍用?
(2)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
材料中所说的古代中国的考试制度是什么?
(3)生产工具是生产力水平的标志。我国在封建社会的盛世唐朝时期,发明创造了哪些生产工具?
(4)根据所学的知识,说出我国唐朝、宋朝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指出唐宋时期我国科技方面,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的成就。
(5)处于新时代的你,将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原创)19时间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开始中国近代化艰难的起步进程。下图分别反映了相应的四个重大历史事件,结合这些事件和所学的知识回答:
(1)上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2)图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最终失败。请简要说明原因。
(3)图4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五四运动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从以上4个事件,可以看出中国人学习西方有什么趋势?
(5)请为上述图片所反映事件,拟一个恰当的主题。
(据《掌控中考》测试题改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当前南北之间的矛盾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间的斗争。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了。
——马克思《美国内战》
材料二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关于纪念日》
材料三 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人国内
——1868年日本某官员语
(1)材料二、三所反映的各是什么历史事件?材料一所反映的事件中颁布了什么重要文献?
(2)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各国的影响有什么共同之点?
(3)材料三中“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人国内”,具体在经济和教育方面用了哪些措施?
(4)上述三国崛起,你认为对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改革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根据以下材料,回忆所学内容,完成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下图)
材料二: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1)请根据材料一内容,指出商鞅变法的意图是什么?商君变法时是哪一位国君在位?
(2)材料二反映商鞅后来被秦惠王用车裂酷刑致死,有人认为:“人亡政息,人都死了,那么商鞅所进行的变法也一定失败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根据所学知识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