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着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威力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材料二:马克思曾预言“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世界,现在它的统
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材料三:就广度而言,第二次革命遍及一切与功、电、磁、热、光相关的技术领域。但刚刚发明的飞机便被迅速应用于一战战场。
材料四:持续了两周的联合国气侯变化大会于今天早晨闭幕,与会的190多个国家同意将制定一项新条约,要求所有国家削减造成全球变暖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请回答:
(1)这场“变革”指的是什么重大事件?它在英国首先发生的前提是?4分)
(2)“电力的火花”什么时候取代了“蒸汽大王”? 它得益于哪种原理的发现?(4分)
(3)结合材料三、四说明科技革命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
(4)结合材料四请你为节能减排设计一条宣传语 (2分)
近代前期,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社会各阶层为挽救民族危亡提出了各种救国方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以)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拳匪的惨败是极自然的。惨败代价之大足(以)证(明)我民族要图生存绝不可以开倒车。等到自强、变法都失败了,国人然后注意(到)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州船政学堂、上海制造总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拳匪运动”是指什么运动?这次运动的口号是什么?反映出当时社会矛盾发生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中的“从机器上感觉不足”,清政府提出什么口号?其目的是什么?
(3)意识到“制度上感觉不足”后,中国进行了怎样的探索?
(4)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孙中山救国救民方案的革命理论。概括说明这一理论的实践有何积极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山势高大,主要山峰海拔都在千米以上。井冈山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64%,景区内拥有各种植物3800多种。
材料2(井冈山)反动力量薄弱。这里还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和党的组织基础,并且留有一定数量的农民自卫军。
材料3 “上山(井冈山)之后,毛泽东还提出:红军要严格执行‘行动听指挥, 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打土豪要归公’的三大纪律和‘上门板,捆稻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的六项注意。”
回答下列问题:请你解答毛泽东当初选择井冈山作为根据地的原因。
请你进一步解答工农革命军能够在井冈山站稳脚跟的原因是什么?
从毛泽东领导军队进攻中心城市受挫后,进军井冈山成功开辟革命根据地的事件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阅读下列材料:
“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周恩来在一次起义欢庆胜利时的讲话
回答:这次起义是指 起义,它发生在年月日,这次起义的地点在是在 。
这次起义有什么意义?
为什么说“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自古以来交往频繁。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对日本历史进行了研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表格中所缺的内容。
变法图强 |
在孝德天皇主持下,日本进行了 (1)(改革名称),这次改革使日本社会性质发生的变化为 (2)。 |
在明治天皇的领导下,日本进行了 (3)(改革名称),这次改革使得日本社会性质发生的变化为(4)。 |
向谁学习 |
(5) |
(6) |
启示 |
(7) |
综合题:如图
图1图2
(1)图1和图2分别属于哪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它们分别是用什么作为动力机?
(2)除此以外,你知道这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还分别有哪些吗?(各举2例,4分);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何影响?试举其中一例说明。
(3)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想一想它们能够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