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下面两幅著名的青铜器代表作品 :
请回答
(1) 我国青铜文化最灿烂时期是在哪一朝代?
(2)请按顺序写出图A和图B青铜器的名称。
简答题
(1)抗美援朝的胜利,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些历史事件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2)雅典民主政治的原则适用于所有雅典居民吗?请你对雅典的民主政治进行评价。
(3)四大世界文明古国分布在大河流域,为什么会呈现这种特点?
(4)第八单元我们分别学习了世界三大宗教,请回答有关问题。
A、世界三大宗教分别是什么?(0.5×3=1.5分)
B、三个创始人分别是谁?(0.5×3=1.5分)
某班计划以“风雨九十四年”为主题,开展中国共产党党史知识竞赛活动。下列是竞赛筹备小组为此编制的部分试题,请运用所学知识,提供准确答案。
(1)分别说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年—现在)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名称。
(2)邓小平等共产党人实行改革开放,从而开辟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党和政府首先从农村开始改革,推行的主要政策是什么?对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与此同时,我国对外开放也开始起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东方奇迹”。哪个经济特区被外国人誉为“一夜崛起之城”?
(3)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了第二次历史性的巨变。分别指出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建立的时间。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逐步增强,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列举2001年反映我国外交成就的大事。(两例即可)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错误: 。
理由: ;
。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谚语)
材料二:南宋诗人陆游在一篇文章中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
请回答:
(1)材料一是什么时期的谚语?反映出当时我国经济发展态势有何变化?
(2)结合所学,试分析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该法不是针对台湾人民的,而是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的法律。
材料二:2006年2月27日台湾领导人决定终止“国统会”和“国统纲领”适用,同时表示在条件许可时,会推动台湾公众制定新“宪法”。
材料三:2005年4、5月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相继访问大陆,这一系列访问为海峡两岸的进一步沟通送来了缕缕春风。
请回答: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历代中央政府曾采取措施加强对该地区的管辖。试以古代史上相关史实加以证明。(至少举两例)
(2)我国政府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
(3)有人认为,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大人的事情,与青少年无关。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4)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统一,请分别针对台湾人民和“台独”分子写一句心理话。
我想对台湾人民说:
我想对“台独”分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