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形容20世纪初的巴尔干半岛就象一个存满了炸药的火药桶,只要有一点火星,就足以引爆整个欧洲。下列哪一事件起了这种“火星”的作用
A.列强争夺巴尔干半岛 | B.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
C.萨拉热窝事件 | D.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
1909年,上海的一位管家给在外地的男主人打电话。下列通话内容有可能出现的是
A.“先生,少爷中状元了!” |
B.“先生,报纸上说京张铁路通车了!” |
C.“先生,我让服装店给你赶制一套中山装。” |
D.“先生,大小姐想从账房支钱买哥伦布发现美洲420周年纪念金币。”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从中获得了
A.土地所有权 | B.村民自治权 |
C.生产自主权 | D.企业兴办权 |
“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邓小平的这一席话总结的是
A.第五次反“围剿”的教训 |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
C.“文化大革命”的教训 |
D.三大改造的教训 |
以下是某班以 “周恩来的外交风云”为主题设计的内容,下列搭配与主题不相称的是
A.鸿门赴宴——重庆谈判 |
B.力挽狂澜——亚非会议 |
C.摒弃前嫌——中日建交 |
D.和平共处——中印谈判 |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A.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
B.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