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歌谣中也蕴含着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硝烟战火何时了,赔款知多少?海边五口又通商,货运往来英佬把家当。江山万里应犹在,只是边疆改。问君港岛可曾留?对此只抛泪眼也无谋。
材料二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一一邱逢甲《春愁))
材料三 辛酸一九零一年,八寇强迫条约签。战火殃及到内地,国土步步被沦陷。不准反帝炮台亡,四亿多两作赔款。使馆界划东交巷,驻军北京山海关。主权严重被剥夺,中国社会陷深渊。
材料四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一一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秋)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一一毛泽东《七律·长征》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一一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请回答:
(1)材料一是针对哪个不平等条约而作?材料二“割台湾”和哪次战争有关?(2分)
(2)如何理解材料三中的“中国社会陷深渊”?(1分)
(3)材料四中说“黄洋界上炮声隆”,从而开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成为“远征”转折点的重要会议是什么?说明材料中“天翻地覆”的含义。(3分)
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境外三股势力(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的支持下,12月30日6时30分许,9名暴徒持砍刀袭击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公安局,投掷爆炸装置,纵火焚烧警车。公安民警果断处置,击毙8人,抓获1人。
——央视新闻
材料二:从元朝算起,历代中央政权在西藏行使主权管辖已有700年的历史。西藏同祖国的关系牢固紧密,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国藏学家、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所长次仁加布
材料三: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日前表示,他原意于明年到北京参加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袖会议,并且和习近平来进行一场会面。
——《凤凰网》新闻
材料四:一幢裂开了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林肯
(1)材料一中暴徒袭击政府的行为注定不得人心,必然失败,无法改变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部分的
历史。请写出中央政府对新疆地区实现有效统治的标志性事件。
(2)材料二说从元朝起,中国中央政府就一直有效管理着西藏。请用分别用元、清时期的两个史实证明。
(3)材料三所述的台湾至今还没有实现和大陆的统一。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元朝管理台湾地区的机构的名称是什么?
(4)材料四中林肯为了调动人民群众的热情来维护联邦的统一,颁布哪两部法律文本?
(5)据以上四则材料并结合当代美国和古代中国的强大,你的启发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上》
材料二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北周政权,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之上。
——《简明中国史读本》
材料三亚历山大二世能在1861年3月1日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根据该法令的条款,所有农牧都被宣布为是自由的,农奴耕种的土地在农奴和贵族地主之间进行分配。贵族地主因土地被分配给农民而得到政府付给的长期国库券。作为回报,农民必须交纳49年的赎地费以偿还政府。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甚至比美国历史上1863年的《解放宣言》更重大。
——《全球通史》
材料四:1866至1873年日本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2.2%,而英国(1851——1873)则为3.3%,美国(1861——1873)为5%,德国(1861——1873)为3.8%。1874至1890年日本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2.1%,而英国则为1.7%,美国为5.2%,法国为2.1%德国为3.5%。
——吴廷谬《日本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试用课文的语言归纳“商君”改革的一项措施。
(2)据材料二,试用一句话归纳北魏汉化改革的影响。
(3)试讲出材料三“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中转折点的深刻内涵
(4)试分析材料四所述1866——1890间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5)综上四则材料,你有哪些启示(至少两点)?
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
材料二:“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材料三: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1)材料一中的“沈阳日军行动”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什么标志意义?
(2)从材料一到材料二说说当时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面对日军的步步侵略,国民党政府对日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请举出中国人民血肉筑长城的典型战役三例。
分析说明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拒签和约”是……的一项重要成果,全国人民为此进行坚决斗争。天津、陕北等地赴北京代表,在新华门冒雨伫立一天一夜。陕西学生代表屈武“长跪痛哭,以首触地有声”,激愤地说:“现在国家都要亡了,如果政府再不想办法,不答应学生的要求,我们只好以死力争。”
材料二:英国公使朱尔典也大体同意我的看法……这场中国的民族运动基本上是合理的,……这场民族运动迄今所采取的方式博得外国人的敬重。
——1919年美国公使芮恩施给国务院的报告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次民族运动的情况?
(2)这一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3)材料二说:“这场运动迄今所采取的方式博得外国人的敬重”,这场运动采取了什么方式?
(4)“口号”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和传递着历史信息,请写出最能反映这次运动性质的口号。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5)作为青少年学生,我们应向当时的学生们学习什么?
识图并简答。
请回答:(1)根据图片信息,分别写出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要会议及历史意义。
(2)感受红色旅游,你有什么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