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历史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
A.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 |
B.夏桀残暴,人民怨声四起 |
C.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 |
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
陈昊同学正在查找“查理一世、权利法案、新贵族”等资料。由此可以判断他探究的相关史实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B.美国独立战争 |
C.法国大革命 | D.十月革命 |
北京2008 奥运会有一个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15 世纪末到16 世纪初,促使世界开始由相对分散走向整体的是()
A.丝绸之路 | B.郑和下西洋 |
C.新航路的开辟 | D.工业革命 |
下列现象,你认为哪一项是可以发生的:
A.14世纪,欧洲市场上产品越来越丰富。原产美洲的西红柿、玉米都有了。 |
B.16世纪,你可以坐火车出行;在海上你可以选择汽船这样的交通工具 |
C.1870年,乘船去美国南部,你会发现大量的黑人奴隶在田间劳作。 |
D.1882年,在日本东京街头,你会发现一些穿西装的日本人。 |
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相比,不同点是
A.改变了社会性质 | B.废除了农奴制度 |
C.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 D.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
木户孝允指出 “立国之本,惟在用人,而期望人才千载相继而无穷者,惟在于教育而已。”为此明治政府采取了哪方面的改革
A.教育改革 | B.军事改革 | C.经济改革 | D.社会生活习俗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