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历史兴趣小组通过分析下列资料得出四个结论。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发明者的身份 |
进入时代 |
首先开始的国家 |
发明到应用的时间 |
| 第一次工业革命 |
技术工人 |
蒸汽时代 |
英国 |
蒸汽机—80多年 |
| 第二次技术革命 |
科学家 |
电气时代 |
美国、德国 |
电动机—60多年 |
| 第三次科技革命 |
科学家 |
网络信息时代 |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
原子能—6年 |
A.三次技术革命中的发明都是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
B.三次技术革命分别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网络信息时代
C.三次技术革命中首先开始的国家由一国到多国
D.三次技术革命中的成果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越来越短
两宋时期,我国农业继续发展,手工业兴旺,商业繁荣。下列不能正确反映两宋经济发展情况的是
| A.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 B.南宋时景德镇兴起,已成为著名的瓷都 |
| C.北宋、南宋都发行纸币 | D.城市繁荣,早市、夜市买卖不绝 |
年轻时寻访各地名胜古迹,阅读大量书籍,后经过十多年努力写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的古代著名史学家是
| A.司马迁 | B.张仲景 | C.司马光 | D.辛弃疾 |
秦始皇和汉武帝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下列属于他们巩固统一的共同点是
| A.建立皇帝制度 |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 D.修筑长城,北击匈奴 |
科学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周期在19世纪为50年,一战前为30年,二战以后缩短为7年,70年代以后只需3至5年。这说明第三次科技革命
| A.加快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 |
| B.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
| C.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 |
| D.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 |
1999年发生的科索沃战争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将是长期、曲折的斗争过程。发动这一场战争的是
| A.美国为首的北约 | B.成立不久的欧盟 |
| C.中东的以色列 | D.苏联为首的华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