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各国(地区)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也学会……灵活机动,善于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而迅速急剧地改变自己的策略。如果原先的道路在当前这个时期证明不合适,走不通,就选择另一条道路来达到我们的目的。
——列宁《十月革命四周年》
材料二 二战后,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美国联邦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高科技特别是信息产业的发展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主要动力,微软、IBM、英特尔等世界最大的信息产业公司都在美国,美国信息产业的产品几乎渗透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摘编自《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美国、西欧、日本不同时期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图
材料四 二战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摘编自《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另一条道路”指的是什么?实施后起了什么作用?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美国联邦政府对经济干预”开始于谁领导的什么政策?结合材料二概括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3)结合材料三分析西欧、日本二战后工业生产比重呈现什么相同态势?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20世纪70年代之后的经济地位。这些变化体现了世界经济格局怎样的发展趋势?
(4)材料四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据材料四分析这一趋势出现的原因。
(5)上述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给经济崛起中的中国带来哪些启示?
历史上的欧洲,曾遭受数次战争的蹂躏,战争带来了灾难,引起了人们深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千余年来,欧洲大陆纷争不已……1870年到l945年主要发生在法德之间的几场大战导致了欧洲的分裂。
材料二每一政府保证对与各政府作战的轴心国成员及其仆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每一政府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联合国家宣言》
材料三 2003年3月10日,一位哈佛大学教授发表文章指出:“……法德两国共同推动的欧洲联合,一直到现在对整个欧洲都有强大的吸引力。”
(1)材料一中“导致了欧洲分裂”的大战主要有哪些?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内容。该《宣言》发表于何时?《宣言》的发表有何重要意义?
(3)材料三中的“欧洲联合”指什么?有哪些积极作用?
(4)综合上述内容,你得到了什么认识?
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通常为一种交通工具。但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船可能承载着一个故事,一段历史,甚至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友谊之船】
材料一下图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日本馆里展出的遣唐使船,它是中日友好交往的纪念,也是中日友好交流的见证。
材料二下图是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时的海船。郑和曾率领规模巨大的船队七次出海远航,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侵略之船】
材料三下图是l840年鸦片战争时英国侵略者乘坐的兵船。这些兵船越过茫茫大西洋撞开了中国的大门。它栽着侵略者的贪欲,也载来了中国人民的灾难。清政府这艘古老之“船”开始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革命之船】
材料四 1917年10月24日晚,下图所示“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向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发起了最后攻击的炮声。
材料五在“阿芙乐尔号”巡洋舰驶向成功彼岸后不久,中国嘉兴南湖上的一艘游船也开始起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遣唐使船和郑和西下的进出,昭示着交流、发展的时代旋律。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遣唐使船满载着中国先进的制度、文化,给当时的日本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作用又有哪些?.
(2)蕞尔小国的“兵船”击碎了“天朝上国”的迷梦,这昭示了古老中国的衰落,也是英国崛起的见证。请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近代英国崛起的原因。
(3)十月革命的性质是怎样的?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俄国十月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着怎样的关系?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998年,全国已先后成立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和30个自治州、l20个自治县(旗)。
(1)材料一体现了哪一构想的成功运用?
(2)材料二中你能获取什么信息?你认为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因素有哪些?(至少两个方面,2分)
(3)材料三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采取了什么政治制度?请谈谈这项制度的现实意义。
(4)历史证明,民族问题解决不好,会导致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冲突。请举两例世界现代史史实说明。
(5)综观上述材料和问题,请谈谈你的认识。
中国古代采取的不同经济政策,直接影响着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水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以前,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
材料二(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采集植物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材料三 (据史书记载,南朝时)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供天下人享用)。
材料四(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
——(法)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
材料五 清朝……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作出了严格的限制。(后)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
(1)面对上述变化,商鞅在变法时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2)材料二、三中描述的江南有很大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3)举两例说明宋代中国“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的表现。
(4)根据材料分析,清朝实行的是什么政策?该政策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
(5)阅读上面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归纳出能够促进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探究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6年元旦,北京市各行各业工商业者中申请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得到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1月15日,20万人敲锣打鼓上街游行,庆祝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紧接着,天津、上海也先后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1月底,全国所有大城市和50多个中等城市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者都实行了全行业公营。
——八年级历史上册
材料二:(图一:高炉群;图二:花生亩产量13241斤)
(1)材料一反映了三大改造中哪一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何种的改造途径?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三大改造的意义?(2点,4分)
(3)材料二图片现象出现于哪一场运动中?它导致了怎样的严重后果?
(4)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吸取什么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