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著文指出,“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是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对这一说法的正确解说不包括
A.反映了普通民众的思想状态 |
B.完全忽视辛亥革命对思想解放的作用 |
C.是其宣传民主科学的依据之一 |
D.推动探索活动进入学习观念阶段 |
下表是部分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的变化。据表可推理的是()
A.第一次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农村道路的开辟 |
B.第二次增长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
C.第一次下降主要说 明了“左”倾错误的危害 |
D.第二次下降是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造成的 |
下表反映了该时期中国中国近代产业结构(1887—1936年)()
①城市化水平较高②产业结构变化不大 ③工业化远未实现④民族工业陷入困境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首祸诸臣”。“将上年夏间凶惨案内所有承认获咎之各外省官员,分别惩办”。“上谕将诸国人民遇害被虐之城镇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这些无理要求出自不平等条约()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在市的内部,按照出售商品的种类划分为不同的同业组织,称为“行”,仅东市“市内货财二百二十行”;很多外国人在西市做生意,西市被称为“金市”;市各占两坊且“向街门户,悉令闭塞”。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这种城市商业现象可能出现于()
A.隋朝洛阳城 | B.唐朝长安城 |
C.北宋东京城 | D.清朝广州城 |
1405年7月11日,明朝永乐皇帝朱棣怀着对普天之下“共享太平之福”的政治理想,派郑和七下西洋,从此,郑和云帆高张、鹤舞天风,开始了历时28年的漫漫海上丝路历程。由此可知,郑和航海精神是源于()
A.天朝上国观念 | B.闭关锁国思想 |
C.殖民霸权主义野心 | D.儒家兼济天下胸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