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头20年先进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分析和评论,不正确的是
| A.相继经历了由“走英日道路”到“走美法道路”再到“以俄为师”的过程 |
| B.先后实践或主张了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社会主义思想等政治方案 |
| C.先进的中国人已经探索出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
| D.反映出先进的中国人在寻求救国救民道路时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 |
1882年,李鸿章在《试办织布局折》中奏请:“该局用机器织布,事属创举,自应酌定十年以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这会导致()
| A.汉族地主官僚政治地位提高 |
| 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到压制 |
| C.社会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
| D.有效抵制外国经济势力扩张 |
在宋代,以往“厚往薄来”、“接以仁义”、“示以绥怀”的观念和企图通过海外贸易关系宣示皇家“声威”的虚骄心理有了转变,转向讲求实际的经济效益。这表明()
| A.统治者放弃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 |
| B.统治者认识到了海外贸易的重要性 |
| C.海外贸易成为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 |
| D.闭关锁国政策不适应时代发展潮流 |
张树平说:中华帝国的那套“理性设计”,主要包括郡县制、法典化控制以及文官制度等,在权力控制和社会组织的意义上,“若以西洋史的眼光看,都是非常现代的创设”。这里的“现代”是指()
| A.中央对地方实行有效的管理 |
| B.运用法律来实现权力的监督 |
| C.国家管理的制度化和体系化 |
| D.官员选用采取公平公开方式 |
飞钱又称“便换”,是中国早期的汇兑业务。元和七年,唐宪宗下令,飞钱业务由朝廷的户部、度支、盐铁三司统一经营,收取手续费10%,即每贯(一贯一千文)付费一百文。由材料可知飞钱()
| A.减低了铜钱的需求,缓和铸币的不足 |
| B.是中国古代纸币的一种形式 |
| C.可以减少商人长途携带大量货币的不便 |
| D.可以适当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
在“大跃进”时期,少数农民自发地搞起了责任田,其办法是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定产到户,超额归己”。责任田效果明显,促使更多的农民起而仿效。到1961年底,安徽省90.1%的生产队实行过或者正在实行责任田。在三年困难时期,全国各地都出现了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田。这说明()
| A.农民热烈响应国家的跃进计划 |
| B.农村政策调整提高生产积极性 |
| C.经济体制改革的试点已经开始 |
| D.兼顾公私利益有利于经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