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据记载,在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入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农民“迁业”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封建自然经济日益解体 | B.国家“重商”政策的确立 |
| C.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 D.手工业逐步成为主导产业 |
下列最能体现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本质特征的是
| A.推行郡县制 | B.皇帝直接任免各级官吏 |
| C.制定法律镇压人民反抗 | D.建立起完善的中央政府 |
下列关于秦朝中央官制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央有三个最高官职,九个主要职能部门 |
| B.丞相处理全国政事、太尉负责军事事务、御史大夫地位高于丞相 |
| C.三个官职中,丞相地位最高,但受到御史大夫牵制 |
| D.御史大夫有兵权,太尉不常设 |
下列有关秦始皇开创皇帝制度的说法全都无误的一项是
(1)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称“朕”(2)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
(3)中央和地方主要官员由皇帝任免(4)军队的调动以虎符为凭据
| A.(1)(2)(3)(4) | B.(2)(3)(4) | C.(1)(3)(4) | D.(1)(2)(3) |
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
| A.皇帝制 | B.三公九卿制 | C.郡县制 |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
“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
| A.王位继承制度 | B.分封制度 |
| C.三公九卿制度 | D.郡县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