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人认为“五四”提出来的问题,特别是现代化的问题,包括科学和自由,乃至“现代与西方”“传统与中国”这样的认识问题的方式,在晚清时都已经提出了。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D.新文化运动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新文化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面为汉至唐前期东南地区行政区划设置分布简表。根据表中东南地区行政区划设置变化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郡县数
时期
西汉
三国
西晋
隋朝
唐前期
苏南浙江
会稽郡北部31县
4郡50县
5郡70县
7郡43县
13州74县
江西
豫章郡18县
4郡51县
6郡58县
7郡19县
7州34县
福建
会稽郡南部1县
1郡9县
2郡14县
1郡5县
5州28县


A.古代行政区划不断向东南拓展 B.人口和经济重心有南移趋势
C.中央政府对地方管理不断加强 D.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加强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这句话意在强调科举制()
①包含了客观公平的理念
②有利于形成人才激励机制
③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
④导致读书人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史学家钱穆在认为:“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这表明汉唐选官制度()

A.增加了官吏人才来源 B.扩大了官吏权力范围
C.完善了官员选拔程序 D.加强了思想控制程度

“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B.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一门下省一尚书省一六部
C.三省六部制排除了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并且提高了行政效率
D.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创新,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即郡县制、尊儒制度、科举制度、国有专营制度展开。由四大基本制度共同支撑的“大厦”是()

A.儒学独尊 B.中央集权
C.君主专制 D.国家财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