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总是作为他家庭中忠诚的成员生活着,非常关心亲族关系,对于辈分、男女性别和身份的区别很是敏感,从古代起,女儿都是嫁到别家去,儿子则将媳妇娶进自己家里。”材料所述文化传统,其根源可以远溯到
A.夏商周时期开创的宗法制度 | B.周朝开启的“家天下”时代 |
C.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的形成 | D.汉朝儒家倡导的“纲常名教” |
朱弁《曲淆旧闻》“使京师之兵足以制诸道,则无外乱;合诸道之兵足以制京师,则无内变。”司马光《涑水纪闻》“诸镇皆知兵力精锐非京师之敌,莫敢有异心者。”下列对唐宋时期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强干弱枝,内外相制是古代中央集权对军力部署的基本要求 |
B.唐朝后期这一原则被破坏 |
C.北宋初期将兵权收归中央 |
D.封国是这一时期中央集权的主要威胁 |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下列有关该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开始形成②传统小农经济形成并开始成长
③精耕细作技术进入全面成熟期④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已被打破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
C.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
D.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
美国与日本、欧共体之间的外贸关系由1950-1960年的顺差转变为1970-1973年的逆差,如表所示,这种现象表明( )
年代 |
1950年 |
1960年 |
1970年 |
1973年 |
与日本 |
+2.4 |
+2.0 |
-15.9 |
-19.4 |
与欧共体 |
+2.0 |
+10.7 |
-5.8 |
-17.8 |
①二战后,日本、欧共体的经济发展已经超过了美国
②二战后,日本、欧共体经济都迅速发展
③7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更加迅速
④多极格局已经形成
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对于世界人民来说可以说是一个迟到的祝福,而对于当时法西斯侵略的形势来说,它的来到又可谓是姗姗来迟。下列有关这一同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法西斯的侵略已严重威胁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
B.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对其形成起了催化剂作用 |
C.其形成的标志是《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
D.它的形成加速了二战胜利的进程,从而成为二战的转折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