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882年9月《申报》记载:“即如公司一端,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鹜,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为幸”。这种现象说明了
| A.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
| B.洋务企业的近代化因素增多 |
| C.社会各界支持集股筹资企业 |
| D.国人受到新型商业模式利润的刺激 |
近代中国一直为维护领土主权完整而努力。下列史实不属于这一范畴的是()
| A.北伐军收回九江和汉口的英租界 |
| B.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 C.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 |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回香港和澳门 |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体现的两大原则是()
①人民民主 ②民主集中
③社会主义 ④民主协商
|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段话出自()
| A.《政府论》 | B.《共产党宣言》 |
| C.《乌托邦》 | D.《共同纲领》 |
1925至1927年的大革命规模宏伟,内涵丰富,与辛亥革命相比较,其相同点在于 ()
| A.它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 |
| B.它广泛而深刻地发动了工农群众 |
| C.它的革命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
| D.它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组织下进行的 |
(近)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
| B.鸦片战争—中法战争—鸦片战争 |
|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
| D.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